m6米乐平台注册追忆烟台港首期扩建工程始末
2024-12-23 11:08:15 | 来源: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作者:m6米乐手机网页版登录如今,站在烟台山巅俯瞰大海,只见雄伟的防波大堤屹立在碧波中,一座古老美丽的港湾尽收眼底。山下巉岩石壁上那道道波浪痕迹,铭刻着数千年峥嵘岁月,见证了一部港口兴衰史,浓缩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。
根据有关专家研究,在胶东半岛已发现的文化遗址中,烟台白石村文化遗址为最早的。白石村一期距今约7000年,整个胶东文化体系都起源于白石村的传播与发展。
白石村遗址中有大量的瓣鳃类、腹足类壳皮、鱼骨类遗骨化石以及石网坠和陶噐,其文化内涵属沿海类型,反映出当时的农业生产尚不发达,白石人以海上捕捞为主要谋生手段。
白石村坐落在通伸河西侧的高地上,距今海岸约1.5公里处,早在7000年前曾是一个小港湾。白石人就是利用这个港湾从事海上捕捞,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。
芝罘湾的形成,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。芝罘湾是以芝罘岛以其连岛沙洲为主体围拢而成:芝罘岛本是一个孤立的海岛,由于邻近陆地的河流将大量泥沙搬运至海滩,加上波涛汹涌海浪的鬼斧神工,令连岛沙洲豁然出世,使孤立的芝罘岛成为陆连岛,岛陆之间的海峡变成港湾,其形成时间距今大约6050年。
夏商周时期,芝罘湾及胶东半岛是东夷人活动的重要地区,文化与经济相当发达。现出土铜器上的铭文,反映出东夷人的冶铜技术相当发达,且已有先进的文字。
古代航海一般沿岸行驶,对岛屿和港湾的依赖性很大。芝罘湾地处山东沿海北部,是海上运输线必经之地,崆峒、芝罘等岛既是天然航海标志,又是躲避风浪的最佳停泊点。因此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这里已形成一条沟通全国南北沿海的航线。
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三次来到芝罘,汉武帝也曾多次东巡,登芝罘、浮大海,“山称万岁”。不论帝王们抵临芝罘的目的是什么,都反映出芝罘湾在当时已具备了深厚的港航基础,就水深、避风、沿岸地势等港湾条件而言,芝罘湾都能与当时的航海水平相适应。
因此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芝罘湾就成为山东沿海交通的发祥地,逐步开通了长距离的南北海上交通线,并伴随着漫长的封建社会艰难前行。
根据1858年签订的《中英天津条约》:“即在牛庄、登州府城口,嗣后皆准通商。”然而,“登州府作为一个港口是不利的,它的港口浅,并且非常无遮蔽”。在最后选址中,烟台无论是地理位置、自然条件还是当时的贸易活动条件,都远远超过登州,因此最后确定为烟台。烟台港成为山东半岛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,早于青岛港30余年。
1861年8月22日,烟台港正式对外开放,并设立烟台港海关,即海关与户关,清政府统称为“东海关”。
总之,东海关是烟台港第一个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机构。它的设置,标志着烟台港终于从无人管理的“自然发展”状态中解脱出来,走上了有人管理、规划和建设的轨道,使烟台港真正承担起水陆交通运输枢纽职能。因此,东海关的出现,是烟台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。
东海关设立后,在征税上遇到了困难。当时,烟台港内无任何设施,进口商船一般锚泊在离海岸较远的深水处,货物靠小船驳运,负责征税的巡役只能乘船到海上检查货物,按章征税,但“外国货船进口,外国人不准巡役人等近船”,即使靠上去,也因彼此言语不通而无法工作。由于东海关无法征税,清廷便出面“与英法两国领事官悉心筹议”,最后商定,“雇用外国人”到关协同征税。外国人分两批到达烟台,第一批是翻译和扦子手,时间是同治元年十月(1862年11月),他们进关后,虽对东海关征税起了很大作用,但并不掌握海关大权;第二批是充任东海关税务司的英国人汉南(C.Hannen),他于“元年冬间来烟”。汉南是东海关第一任税务司,他到烟台后,标志着烟台海关权和港口管理权的旁落。自此以后东海关在外国人把持下长达80年之久。
沿海城市的发展,同港口有着密切的联系,尤其在城市的形成阶段,这种联系显得更为突出。烟台港的开放,是烟台这一港埠城市兴起的主要因素。
1861年港口开放后的二三十年间,烟台已经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沿海城市,形成山东沿海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。
烟台港开放以来,随着海关码头的建成,各国洋行也开始投资建造私人码头。截至甲午战争前,先后建成的有福开森码头、滋大码头、摄威利福码头、和记码头等。1896年,开平矿务局又建造了开平码头。这些私人码头多建在烟台山下西侧,占据了烟台港的重要岸线。由于缺乏统一规划,港口中心区域被切割成各霸一方的几大块,严重影响了港口管理和发展。1895年,为改变这种状况,东海关拟定进行“南北公共码头岸路工程”(简称南北岸路工程)。按照南北岸路工程的设计,所有的私人码头都要连接起来,将码头与岸壁连成一体。这一工程首先触动了各洋行的既得利益,因此各洋行一方面抢先占地,一方面又串通起来,联合上书总理衙门,要求利益均沾。
另外,南北岸路工程和东西岸路工程,都没有考虑港口风浪的防护问题,相反,由于岸线向海中推进,港口中心区域更加暴露于风浪之下。港口经济的发展同港口设施的落后形成尖锐的矛盾。
另一方面,自1898年开始,青岛、威海卫、大连等港口先后开放。青岛港在开放的同时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建港工程,先后建成小港和大港,有着良好的防浪设施,船舶往来、装卸货物都十分安全。青岛港在建港同时开始了铁路铺设,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胶济铁路建成通车后,又采取了一些贸易保护政策。外部竞争压力日益加剧,再加上内部各方势力争斗激烈,烟台港在北方航运中的中转作用日渐削弱,也失去了独霸山东沿海贸易的地位。
1913年5月15日,在外国人参与下,烟台正式成立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港口建设管理机构,名为“烟台海坝工程会”。海坝工程会内设五职:烟台海坝工程会会长——东海关监督;会计主任——东海关税务司;会员——烟台中商会代表、烟台西商会代表、外国驻烟领事代表。下设三个机构:秘书会计科、工务科和捐台。
会长一职虽然由中国人担任,但实际财权掌握在税务司手里,五个成员中外国人占了三个,可以说海坝工程会从成立那天起,就被外国人所操纵。
海坝工程会成立之后,首先进行筹措资金的活动。1913年5月21日,海坝工程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,决定于是年7月1日征收“海坝捐”,作为建港工程收入。另外,北京政府和山东省政府每年各拨银5000两资助,但这是在各国驻京公使的压力下决定的。
所谓海坝捐,实际上就是一种特别税,是在缴纳海关税和常关税的基础上另外附加的税项。它无疑加重了商人的负担。但因烟台港口落后的矛盾已经危及到每个商人的根本利益,因而“中外侨民及附近内地土著皆愿纳有限制之税,以作建筑海坝经费”。
资金来源基本解决后,海坝工程会立即着手招工授标一事,但因没有具体施工方案而“乏人愿问”。此时,荷兰政府表示愿意派出工程技术力量承担设计,工程会对此求之不得。
1913年10月底,荷兰治港公司工程总理瑞立德和另一位工程师爱似德受命专程抵烟,为海坝工程进行工程设计。
瑞立德是这次工程的主要设计者。按照他的设计,这次建港工程的主要项目是东、西两道防波堤。为了有所区别,海坝工程会称东防波堤为“挡浪坝”,西防波堤为“防波堤”。全部工程设计,历时7个月。
1915年2月,北京政府和外国驻京公使团批准了瑞立德的设计方案。瑞立德方案是按海关银150万两设计的。因此在方案报批的同时,海坝工程会重新做了预算。设计方案一经北京批准,海坝工程会当即开始招工投标,截至5月31日止,共有四家投标者,各家报价是:荷兰治港公司2677000两,烟台投标者2340000两,香港投标者3070000两,上海投标者3235000两。
情况很清楚,香港、上海两家索价过高,烟台一家虽然低于预算,但施量又不及另外三家。海坝工程会权衡利弊,决定将工程包给荷兰治港公司。
烟台三面环山,交通不甚方便,为此,海坝工程会决定就近取材,并获得了地方官的支持。但是,当工程会在芝罘岛、西沙旺一带选择沙石料场时,各地主乘机高价勒索,甚至索赔风水损失,官方也无可奈何,致使建港工程迟迟不能开工。经海坝工程会反复与各地主协商,终于达成协议,石料以10000元(大洋,下同)成交,沙料以5900元成交(后又减去500元风水费),西沙旺建厂用地以440元成交。采石场选定芝罘岛东端大胜子圈,用“草儿帮”山石。
1915年8月2日,烟台商民翘望多年的建港工程终于开工。9月,海坝工程会聘请李楷特为总工程师。全部工程工期为四年。这项工程的主体工程结构分东防波堤与西防波堤(含北码头)两项。
东防波堤以乱石为基墩,墩上筑建石墙,两端均作圆形。防波堤所用大石块由潜水员在水中斜筑,共列三行,其斜度与水平线度角。
东防波堤外侧置有两吨重的预制石块,用来保护基墩。这些石块是在西沙旺预制场制成,用铁驳从海上运至投放处。两端均设置灯塔,该项工程于1920年11月13日全部竣工。
西防波建实际上还含有北码头工程。西防波堤的底部以沙作墩,覆以树柴,堤面筑有石堞。堤面正中铺设轻便铁路和人行道。堤的南端有一个月台,以便于装卸货物。
西防波堤北端建一顺堤重力式码头,亦由大石块和混合石墩筑成,是为北码头。北码头全长183米,宽44.89米(自外沿至背部胸墙外边),可同时停靠两艘千吨轮。
1917年,西防波堤工程即将完工时,“境况本来极佳”“惜于八月二十一日为风灾所毁,几与低潮时潮平线相齐”,迫使工程停顿。海坝工程会为此召集会议,重新集资,并修改了部分设计。1921年,西防波堤竣工。
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,荷兰治港公司雇用中外工程师和监工约15至20人。劳力均为中国工人,夏季工忙时最多达1200人。潜水员用中日两国共15人。
1921年,历时六年的“伟大之海坝工程”全工竣工。9月14日,海坝工程会举行“烟台海坝正式落成典礼”,以示庆祝。整个工程耗资280余万海关两。自1913年7月—1921年12月,海坝工程会收捐3377058.98两,支出3189762.4两。
东、西防波堤工程是烟台港发展史上的一次转折,使得烟台港湾内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人工港池,两道防波堤实际上是形成这个港池的主体工程。它的出现,改变了天然港湾的形势,解决了长期以来烟台港受北风和偏北风威胁这一痼疾,促使港口生产发生了变化,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烟台港对船舶的吸引能力,为烟台商埠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东、西防波堤工程竣工之后,港池的东部以烟台山为天然屏障,山下即为南北公共岸路;港池的南部,即华商界于1903年建成的东西公共陆岸,其时,东、西太平湾尚未完全填平。西太平湾的西部即西防波堤,该堤系斜坡式抛石突堤,根部与西太平湾西端相接,全堤向东北方向延伸,与烟台山近似平行。东防波堤系直立式,坐落在西防波堤尽端和烟台山之间的敞口处,呈东南、西北走向。
东防波堤的南端,是港池的南口门,宽约250米,用来行驶千吨以上轮船;北端,是港池的北口门,宽约200米,用来行驶千吨以下小轮。
港池的全部水域面积为1357平方公里,可同时容纳千吨以上轮船17艘,其中北码头靠泊2艘,港池中部水域系泊15艘。港池设计吞吐能力为每年300万吨。
烟台港在人工港池建成之前,无论是船只碇泊还是装卸生产,都要依赖港口的自然条件,尽管以往曾经有过这样那样不同规模的建港工程,但是不配套、不完整,特别是不能解决防浪问题,船舶的进出港很大程度上受到风浪的制约,最终也仅仅是对天然港湾的简单利用。人工港池建成之后,上述情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首先,船只碇泊不再是简单地利用天然水深,而是能够驶入港池内或靠泊于码头或系泊于浮筒。其次,消除了港口防护性能差的痼。
m6米乐平台注册